
SERVICE PHONE
363050.com发布时间:2025-08-23 18:13:45 点击量:
江苏城市足球联赛,江苏足球联赛,足球赛程,积分榜,城市足球队,业余足球,聚焦2025江苏城市足球联赛,提供实时赛程、积分榜、队伍信息、直播入口与报名指南,汇聚全省热爱足球的城市代表队,打造属于江苏人的足球狂欢!开赛百天有余,苏超已结束前九轮较量,而赛事热度仍稳居高位。上周末,苏超格外引人关注的“支线”十三妹之争落幕,此前因输球笔画所剩无几的“丿州队”(常州队)终于取胜。当晚“常州终于进球了”单条微博阅读量超2600万人次。
而在这之后,苏超还有着安徽德比、一哥之争、南哥争霸等潜在流量话题蓄势待发。
可以说,苏超已然是今年夏天中国足球界的流量担当,如今,多地掀起了地区办赛热潮,赣超、川超、粤超、湘超、桂超等赛事将陆续亮相。追随者们能复制苏超奇迹吗?
对于其他地区来说,苏南苏北、“十三太保” 名梗辨识度是独一的标签符号,肌肉线条般密集的高速与铁路网络也难在短时间内追及,而职业球队夺冠次年便仓促解散的遗憾,更是刻在江苏球迷记忆里的意难平。这些独特的地域基因与情感烙印,构成江苏足球的专属底色。
不过,“以足球为纽带聚拢城市人气”是值得学习的优秀经验,或许也是“苏超”留给中国业余足球与城市发展的珍贵启示。
此前接受九派新闻采访时,常州球迷会会长曹戟表示,主场比赛日对于苏超球迷有着特殊意义。“主场比赛对球迷最重要,每周末大家都可以去比赛,哪怕自己主队输球也乐意。”
而在主队赢下苏超首胜的那个夜晚,常州奥体中心吸引了超过4万球迷到场观赛,在此之前,用他的话说这里完全是一片足球荒漠。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张志安告诉九派新闻,苏超的独特之处是人们以城市为单位重新集结,另一方面,又因为强调“快乐”而非“输赢”,追求“平等”而非“竞争”,在轻松娱乐之间,对原有的城市身份认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解构。
据官方统计,第九轮南京对阵盐城的比赛再次刷新国内业余足球赛事上座纪录,60633人来到南京奥体中心观赛,该数据已经逼近职业赛场的历史峰值——2012年江苏舜天1比1战平广州恒大(65769人),距离中国足坛历史上座率也只有万人差距。
“主场比赛是足球的生命力所在,也是一个属于当地球迷的节日,在家门口办赛,让更多球迷前来观赛,往往会有好的故事发生。在我看来,苏超也好,全国各地这‘超’那‘超’也好,所要追求的就是看球就是过节,足球第一次在中国大地上变成‘城市的狂欢节’。”武汉体育学院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张德胜表示。
江苏省体育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江苏全省体育场地36.37万个,体育场地面积3.8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4.46平方米。
此外,全省13个设区市,以及多个区县均建有现代化体育中心或奥体中心,座位规模从2万到6万不等,形成几乎“市市有奥体(或等量级场馆)”的覆盖面。场馆网络为苏超快速扩容、灵活择址提供了基础条件。
当然,苏超并非赛事初期便直接启用高规格场地。经过前3轮探索后,赛事影响力逐步突破原有预期,江苏省体育局牵头进行场地升级工作。
就此,符合国际足联标准的昆山奥体中心等场馆被纳入赛事场地体系,随后苏超开启上座人数刷新模式。
这一调整从侧面印证:当具备高承载力的体育场馆形成布局网络,即便业余赛事也能有接近职业化的主场效应——高规格球场不仅显著抬升了观赛体验与安全管理的 “上限”,更为苏超带来了肉眼可见的价值增量。
这一点上,江西举办的赣超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赣超11支球队几乎全部启用体育馆办赛,首轮场均上座人数超1.3万后,第五轮更是共计吸引91476名球迷现场观赛。
其中,赣州与抚州的焦点之战在赣州奥体中心举行,吸引40582名观众来到现场,创造了江西足球单场观赛人数新纪录。
在张德胜看来,赣超是苏超的“好学生”,目前也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既能保证主客场上座率,具有一定的外界影响力。
相比之下,由于场馆基建不足,或出于对赛事承办压力的考量,不少后起的地区超级联赛仍将主场设在学校体育场等小型场馆,整体观赛氛围、转播质量与苏超、赣超存在差距。
苏超已经证明了专业场馆办赛的重要性,不仅能释放城市足球的潜力,也能使球迷在大型场馆的集体观赛过程中增强对家乡球队的归属感。
广西足球超级联赛(简称“桂超”)秘书长贾蕾仕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中国足球竞赛体系来说,“苏超”等省级地方赛事算是第五级联赛,属于业余足球范畴。“在足球的生态体系中,职业足球是树冠,业余足球是根系,根深才能叶茂。”
如果将苏超归类为一个文旅IP来看,它无疑是成功的,若回到竞技体育的视角,就必须重新理解它的定位。
张志安表示,以苏超为代表的相关赛事与职业足球本身代表的是两种体系。职业足球看的是竞技和专业性,而非专业出身的苏超追求的是快乐。“如果本身是想玩,就别把它太当真。太当真你就输了,就容易挑瑕疵,背离了这个事情本身的快乐意义。”
张德胜则表示,“苏超们”要更多回归到业余足球赛事本身,不需要过多考虑比赛水平,更不用去和职业作比较,有必要还应该在准入阶段对职业球员报名加以限制。
“办赛目的就是拉动群众、普及足球、促进消费,更应该注重提高服务质量,想办法调动赛场氛围,积极发挥当地球迷协会作用,让不爱看比赛的人也喜欢看,让喜欢看的人能够去踢比赛。”
“比赛可以业余,但是服务不能业余。”赣超首轮,球迷普遍表示八一体育场灯光昏暗,草坪状况堪忧,乃至解说员普通话发音偏差等。赛事主办方主打听劝,在下个主场到来前,便完成主场改造工作、提高解说水平、球衣印号改为中文等措施。
再比如,针对黄牛问题,苏超主办方启用统一预约购票平台,遏制囤积球票行为,江苏公安机关也成立工作专班对该群体进行集中打击治理。
苏超的成功能否复制?张志安表示,“身份认同激发的场景,都有其内在规律性。但具体到某个项目能不能火,还是有不确定性。”
但在他看来,当苏超出现一些负面舆论时,也要保持宽容的态度,“否则其他地方都不愿意去做这样的尝试,那多可惜。老百姓找点‘集体狂欢’的快乐也不容易。”
对此张德胜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借鉴并不丢人,关键是出发点是否正确。大家踢的都是规则一致的足球比赛,说到底不存在模仿不模仿。“为了带动群众足球,营造节日氛围,各地完全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