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VICE PHONE

363050.com
yeyuzuqiu 业余足球
你的位置: 首页 > 业余足球
江苏城市足球联赛官网-最新赛程+积分榜-民间足球盛宴苏超之火背后:一场“散装江苏”的集体喜剧

发布时间:2025-07-20 20:23:11  点击量:

  江苏城市足球联赛,江苏足球联赛,足球赛程,积分榜,城市足球队,业余足球,聚焦2025江苏城市足球联赛,提供实时赛程、积分榜、队伍信息、直播入口与报名指南,汇聚全省热爱足球的城市代表队,打造属于江苏人的足球狂欢!在中国足球早已跌进情绪低谷的当口,一场从5月初持续至今的业余足球赛事,成为2025年夏天互联网最火的内容之一。

  苏超,全名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是13个地级市各派一队,为城市荣誉而战的“业余”联赛。但真正点燃这场全民狂欢的,是比赛之外的万象杂糅——荒诞的地名争端、魔性的热梗大战、政务微博的亲自下场,还有那场从“常州”到“0 州”的命名危机。

  这是一场以城市为素材的“玩梗大赛”,是“散装江苏”的集体喜剧。评论区里,有人在追更“常州笔画保卫战”,有人在传播魔性好笑的口号标语。它像当代中国互联网的一面哈哈镜,折射出信息时代人们如何用一场迷因竞赛重新编排地域身份。

  这不是一场职业联赛。球员中混杂着大学生、外卖员、程序员、银行职员,有人在海底捞上夜班,有人白天送外卖,晚上练射门。

  苏超共有516名球员参赛,65%的球员来自各行各业,年龄从16岁到40岁不等,每队职业球员不得超过三人。即便如此,这场“散装江苏”之战,依然点燃了整个夏天的情绪场。

  看台上的魔幻程度不输场上。球迷高举萝卜干应援,仿真恐龙在赛场互动,有小学生边上网课边看球。最草根的赞助商也抢占了舆论高地:一家名叫“东哈·东北街边烧烤”的店花10万元买了广告,结果和京东、江苏银行一起出现在转播画面,成了全场最火话题。

  球迷武先生是江苏镇江人,关注足球18年,是一名资深球迷,每天都要看足球新闻。三四月时,他在球迷会的群里得知今年要举办一场江苏城市联赛。他形容苏超是一场“比较纯粹”的赛事。省内朋友的话题总绕不过“苏超”,聊天的内容都关于比赛成绩,“南通的朋友因为球队成绩好就非常嚣张”。

  他觉得,苏超最打动他的是热烈的气氛——城市的主干道上贴着多处苏超的标语,每场球赛几乎满座,各个城市的球迷会都在卷排练,“世界杯都没这个火爆”。

  赛场一票难求,有比赛场次在大麦网上“想看”人数突破80万,有门票在二手平台被炒至600元一张,宣传语是“超级C位,直播视角”。江苏警方通报,一轮比赛下来,共抓获105名黄牛。

  部分官方媒体如四川观察、大象新闻等,因未能购得门票,被拦在赛场外,只能在场外进行直播报道。直播画面里,只有记者坐在场外听欢呼声的静默背影。

  苏超也成了城市文化的大型解压装置。常州恐龙园卖萝卜干套餐,盐城送鸡蛋饼,苏州球迷动辄挤爆体育场,连外地游客都来打卡“没有机场”的足球圣地。

  7月5日,苏超南京队对苏州队的比赛观众达6万多人,刷新了中国业余赛事观赛人次纪录。苏超的热浪攀上了顶峰。

  开幕哨声是5月10日吹响的。起初,这项赛事观众寥寥,揭幕战现场勉强来了几千人。

  转折发生在5月28日,南京发布以一篇《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为导火索,把江苏人的地域梗包装成了联赛的灵魂。一句“谁赢谁当省会”点燃了赛场外的战火,被评价为“用自黑凝聚共识”。

  苏州喊“GDP第一是真大哥”,南京回应“有机场再来叫板”;扬州说“唐诗三百首没你名”,泰州挨了一记文化暴击;南京和南通为了谁是“真南哥”争得面红耳赤;无锡输了球,网友调侃“糖没放够,导致低血糖”;常州更惨,输一场就被拆一次笔画,从“常”踢到“吊”,再踢成“巾”,最后只剩“丨”。

  球场成了脱口秀舞台。镇江市最有名的特产是陈醋,0比4输给淮安后,镇江网友称,“即日起对出口到淮安的陈醋实行100%的关税”,淮安网友嘲讽,“海内存知己,天涯4比0”。

  前三轮比赛积分排名倒数的分别是苏州、无锡和常州,经济发达的太湖三霸,被嘲为“太湖三傻”。常州人高喊“赢下南京,重夺笔画”,南京和无锡打响了南京盐水鸭与无锡水蜜桃的对决,“赢了盐水鸭加糖,输了水蜜桃加盐”。苏州队请来了足球巨星贝克汉姆,教他用苏州话说“苏州加油”。

  有网友调侃:“这绝对是世界上最纯粹的足球比赛,没有假球和内幕,全是城市之间的恩怨情仇。”

  没有谁真的在意进球多漂亮、防守多好。更多人是在意,看台上的横幅又写了什么好笑的话,政务微博今天又互怼到哪句,常州的笔画还剩几笔,“南哥”的称号今天归谁。

  球迷冯先生告诉记者,苏超竞技水平比职业联赛低,但是城市归属感强。一些“梗”展现了与城市的空间、历史、美食息息相关的部分。

  常州笔画保卫战勾连起了常州变吊州的故事。过去,常州北站站名灯光标识因老化、高温等问题常出故障,部首熄灭,仅剩“吊”字,看上去就是吊州北站。

  南京嘲讽苏州“梅友机场”,是因为苏州GDP排名前列,却长期没有建民用机场。南通球迷因足球队五连胜喊话南京“让出南哥称号”,背后是南通2024年GDP达1.24万亿元的底气。

  但无论如何,苏超把足球带回了人群,把比赛送上了地铁屏,把常州人的倔强、盐城人的自嘲、南通人的野心,全都熬进了这锅热乎的“江苏乱炖”。

  7月初,江苏省统计局发布了一项数据:95.2%的江苏居民表示知晓“苏超”,58.5%的关注者是因为网络热点而被吸引——其中八成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球迷。

  观众中有白领、学生、农民、家庭主妇、退休人员等各类群体。他们中许多人分不清越位和角球的区别,也未曾完整看过一场中超,但如今却能在家门口为一场业余赛事的胜负拍案叫绝。他们把苏超当成地方性的节庆,一场属于城市的嘉年华。

  有网友说,苏超的意义不在于它能不能培养出球星,而是它让人相信:足球更应该生根于日常——在人声鼎沸的街头、在烧烤烟火的余温里、在孩子课间奔跑的小操场上。苏超将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统统搬上了足球联赛的舞台。

  南通球迷宋先生是一位资深球迷,他告诉九派新闻记者,每逢比赛日,“有大屏幕的地方就有人围观”。他和同事聊徐州队的边锋,南通队的后卫。没有人再抱怨国家队,大家开始关心“我们队”的排名和胜负。

  他认为,苏超像一场以足球为载体的狂欢节。最打动他的地方是身边很多人因此开始接触足球,无形间提升了对足球的认知度。

  一名球迷告诉记者,他去现场看到苏超比赛,不管是内向还是外向的人,“在自己城市的球队进球时都会呐喊”。

  刚刚毕业的刘女士,也是为数不多的“资深球迷”。八年来,她一直关注足球,也曾在中乙做过山西队的球童志愿者。过去,她也一直有关注像西班牙、德国这些足球国家的联赛体制,大到城市,小到社区,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球队,并且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联赛体系。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的家乡球队加油。

  她最难忘的,是6月21日常州对南京的那场比赛。比赛在接近90分钟时,常州队仍然落后4球,但常州队的球员还在拼尽全力。

  “在国家队比赛长期失意中,球迷们对足球的热情并没有降低,苏超的突然爆火,一方面是球迷们热情的向往,另一方面也是对国家队的情绪弥补。”刘女士说,“具体说到好坏,如果苏超继续发展下去,有利也有弊,一方面能营造更好的足球氛围,但一些极端球迷会认为苏超中的某一个队能够代替国家队比赛,这是极其不尊重足球规律的表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苏超是对中国足球情绪废墟的一次集体重建。它没有被规划进体育振兴战略,也没经过市场精算,而是在毫无预警的某个下午,从地铁大屏幕和短视频弹幕中浮现出来。像一场关于“快乐足球”的民间试验——它不完美,甚至荒腔走板,却切实地让人们找回了与足球、与城市、与彼此的连接。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张志安在接受九派新闻专访时表示,苏超爆火的背后,是城市身份认同的强弱转换、官媒传播调性的趣味表达、体育娱乐与网络文化的结合、运动场景和文体商旅的联动。

  围绕苏超的传播是一场从情感走向价值的连接。苏超的传播路径,清晰地呈现了从“情绪启动”到“价值延展”的传播逻辑。

  一方面,它启动了人们对于城市的身份认同,让人们以城市为单位重新集结,另一方面,又因为强调“快乐”而非“输赢”,追求“平等”而非“竞争”,在轻松娱乐之间,对原有的城市身份认同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解构,让人们在更大范围的区域认同里获得快乐。

  他认为,苏超和天水麻辣烫、淄博烧烤的出圈一样,都是“价格亲民”的大众娱乐消费,既符合现在消费的平民化趋势,同时又起到了情绪减压阀的作用。

  他指出,过去的城市宣传方式主要是,这地方很好你要来,是“要我去”的思维。但是淄博烧烤、贵州村超、苏超都塑造了“我要去”的场景。这种场景联动效应符合现在的互联网流量法则,更容易爆火和吸引人流。

  “苏超提供了一个样本,再次印证了当下的网络传播之道,以情感为基础、以意义为追求,通过各种各样的场景营造,实现着更高频的互动与沟通。”张志安说。

  7月12日,“赣超”也拉开了序幕,一些类似的城市联赛在全国萌芽,有望形成省域业余联赛的网络。

  苏超的成功能否复制?在张志安看来,文化的混搭、场景的链接、不断制造新的符号的吸引效应,能让这类城市联赛从网红走向长红的可能性变大。

  “身份认同激发的场景,都有其内在规律性。但具体到某个项目能不能火,还是有不确定性。但我希望赣超也能火,把苏超、赣超的联动效应,扩展到更多的省份。”张志安说。

地址:江苏城市足球联赛永久网址【363050.com】  电话:363050.com 手机:363050.com
Copyright ©2025 江苏城市足球联赛网站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