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VICE PHONE
363050.com发布时间:2025-11-23 21:25:27 点击量:
江苏城市足球联赛,江苏足球联赛,足球赛程,积分榜,城市足球队,业余足球,聚焦2025江苏城市足球联赛,提供实时赛程、积分榜、队伍信息、直播入口与报名指南,汇聚全省热爱足球的城市代表队,打造属于江苏人的足球狂欢!“苏超”决赛刚过去二十天,余温尚在,又一场“单约”的重量级别赛事对决已经临近——第二届江苏省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对抗赛将在本周六(11月22日)正式打响,首回合由南京队主场迎战苏州队。
11月20日,苏州队媒体开放日活动在太湖足球运动中心举行。苏州队首次对外展示备战状态,球队由苏州东吴球员、高校力量和主管中心青年球员组建,用半个月时间进行高强度磨合。主教练李玮锋直言:“既然选择来,就是为了苏州而踢”。
一年前,正是在南京奥体中心,苏州队以两回合1:0捧起首届冠军奖杯。如今,带着“苏超”淬炼的底气与年轻球员的冲劲,这支崭新的苏州队将再度向“双城德比”发起冲击。
太湖足球运动中心的训练场上,苏州队从热身、传接到小范围对抗依次展开,全队节奏统一、动作紧凑。年轻球员跑动积极,老队员则以稳定节奏带着整体推进。李玮锋站在场边不断提醒细节,训练重点仍围绕“攻防转换”和“速度”展开。
据介绍,本届苏州队由29名运动员组成,涵盖职业球员、学生、教师等多种身份。现役职业球员15名,其中13人来自苏州东吴足球俱乐部,南通支云、贵州筑城竞技足球俱乐部各有1人入选。多名在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走入大众视野的球员也进入名单,包括今年被苏州大学录取的陆子皓、赵文锦,以及苏州城市学院教师陈伟。吴县中学共有寇程等6名在籍高中生入选,其中3人是省U18全运队队员,陈子凡曾入选U16男足国家集训队。
整体而言,这是一支“职业球员打底、青训力量成群”的队伍。大名单中有17名运动员出自苏州青训体系,U22球员多达17人,年龄结构明显倾向年轻化。主教练李玮锋,曾任中国男足国家队队长,参加过2002年韩日世界杯,退役后执教多家职业俱乐部。
“既然选择来,就要为了近1700万苏州球迷踢好每一分钟。”作为主教练,李玮锋对苏州队的定位非常清晰。他坦言,本届队伍来自多个体系,苏州东吴的球员构成了苏州队的大框架,多名球员刚结束联赛,身体疲劳,但所有人主动放弃休息来到球队,首先为大家的态度点赞。
李玮锋选择让年轻球员承担更多任务,“我一点也不担心他们年轻。他们该在赛事中成长,我要给他们更多展示的机会。我自己也是从那个年龄走来的。”李玮锋说,年轻人跑得动、精神头足,他们是足球的未来。苏州这批年轻球员非常不错,让他看到了这座城市足球的未来。
谈到技战术,李玮锋给球队定下最关键的一条:攻防转换必须快。“每个人踢球方式不同,但节奏必须统一,向前要快、要果断。”至于外界对成绩的期待,他的回答也直接:“目标不是只有赢球,要踢得好,也要踢得有内容,让观众们看到队员们的态度和足球的未来。”
对于即将在南京奥体面对的“高密度”主场氛围,李玮锋平静地说:“六万多人的主场,很正常。球员要学会在这种环境里踢。” 对于未来是否可能继续执教“苏超”苏州队,他说:“没想那么远,先把把眼前的事做好。”
作为苏州队最受关注的年轻球员之一,18岁的寇程在训练场上的状态依旧沉稳。他说,集中一周多以来,已与教练组建立起了默契,李伟峰教练对年轻球员要求很严格,训练比以往更细致,节奏也更快。“刚来基地训练的时候,有球迷送了我两袋薯片,都被李教练给没收了……”
作为经历过6万人观赛“苏超”大场面的球员,寇程对即将面对的南京奥体并不紧张。对于“苏超”赛事里留下的未竟之愿,寇程没有回避:“还是有点不甘心吧,成绩不理想,也觉得对球迷有点愧疚。”曾经受伤的脚踝也仍在康复中,每天按计划推进训练,随时做好上场准备。
作为苏州东吴足球俱乐部的年轻锋线岁的新疆小伙艾尼法第一次入选城市对抗赛阵容。主打左、右边锋的他,凭出色爆发力跻身阵容,也贴合当前苏州队以“快速攻防”为核心的整体要求。谈及即将到来的南京奥体首秀,小伙子难掩兴奋:“去年看比赛视频时就觉得震撼,现在自己要站上去,既紧张又期待。”虽未经历“苏超”历练,但队友们分享的赛事经验让他快速融入:“正在努力跟上快节奏转换,争取在防守端多配合,不拖队伍后腿。”
作为连续参与两届对抗赛的本土球员,副队长陈伟的感受很直接:“去年夺冠时队里年轻人少。今年踢完苏超,像寇程这样的孩子进步特别快,从一开始的紧,到后来敢打敢拼,现在已经能跟我们一起拼搏,这样的感觉真好。”
“我是苏州人,为家乡拼,这种感觉特别足。”陈伟说,今年他还拿到了B级教练员证,主动把经验传输给年轻队友:“我也把去年赛场的氛围、夺冠时的场景告诉了他们,让年轻人知道,为苏州而战不是一句口号,是要‘真刀真枪’拼出来的。今年,一定要拿下南京队!”
在陈伟看来,“苏超”和城市对抗赛是互相推动的两个赛场:“今年,‘苏超’让年轻人练本事,那接下来的对抗赛,就是检验成果的时候了。这样的节奏能让他们成长得更快。”面对镜头,他也给中小学生留下一句鼓励:“江苏足球发展越来越好,你们的春天已经来了。”
一年前,首届“双城赛”决赛次回合在南京奥体中心打响,31986人涌入球场——上座率虽不足六成,却已是这座体育场久违的“比赛日”盛景。当苏州队以1:0带走冠军奖杯时,很多人没意识到,这场余震会在八个月后变成6万人的海啸。
今年7月5日,“苏超”第六轮南京队VS苏州队,60396人坐无虚席。那场0:0的平局没有进球,却填满了每个球迷的记忆。像寇程这样的年轻球员们也正是在这样的声浪里,从“紧张”走向“敢打敢拼”。
31986到60396,数字翻倍的背后,是“双城赛”与“苏超”的天然共生。没有首届对抗赛在奥体中心唤起的观赛热情,覆盖13城的“苏超”未必敢如此笃定;而若没有南京与苏州这两座江苏唯二“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的核心碰撞,“苏超”的火也烧不了这么旺。双城德比是火种,城市联赛是助燃全省的风——火种点燃,风助火势,才有了今天的燎原之态。
如今火种回到原点。11月22日,南京奥体中心很可能再现座无虚席的盛况。球迷又有比赛看了,又有“节”可过了,这才是最重要的。对苏州队而言,这场“双城德比”既是卫冕之战,更是检验“苏超”淬炼成果的考场。
